余程万(1902年5月24日—1955年8月27日),字石坚,广东台山白沙镇涨村宁兴村人,国军高级将领,抗日名将。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及国立中山大学政治系,1934年任第49师团长,1936年晋升少将衔。原国民党第26军军长,张恨水小说《虎贲万岁》中的抗日英雄原型。[1][2] 1902年,余程万出生于广东台山县白沙镇。曾先后就读于广东番禺师范学校、广东铁路专门学校。1924年,余程万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毕业生。毕业后,他在教导团任排、连、营长及团副、团党代表等职。1925年,余程万参加了两次东征。次年,调任广东海军局政治部少将主任。1928年,余程万进入陆军大学特别班,之后又进入陆军大学研究院深造。1939年,余程万任第49师副师长,调至五十七师任副师长。1940年,升任五十七师师长。抗战时期,余程万先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高安会战、上高会战、第二及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和常德会战,得到了原五十七师师长施中诚、七十四军军长俞济时和继任军长王耀武的赏识。余程万为上高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五十七师赢得了“虎贲”的荣誉称号。[3]常德会战中,余程万率57师,以8000人抵御3万日军的进攻,固守常德16天。1940年,余程万升任五十七师师长。[4]1948年,余程万任第二十六军军长,驻扎云南。1949年12月,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在云南起义时,将余程万扣押,后又释放。1950年1月,第二十六军被歼灭,余程万逃往香港。1955年8月27日晚,余程万妻子被绑架,他在出面相救时,被匪徒开枪打死,时年53岁。[5][6][7] 美国作家爱泼斯坦评价余程万:“作战经验丰富而精明的余程万师长”“以八千将士保卫常德,面对着来犯的六万敌人的兵力”,“蒙受了百分之九十的损伤,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阴谋。”历史学者黄仁宇评价余程万固守常德之战,认为“他已将全师官兵牺牲于常德城内,在作战效率上讲,除了他自身一死之外,已替统帅尽了最大职责”,“然则余程万到底也是放弃守土。”[8]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