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拖拉机

由扶手把操纵的单轴拖拉机
1
4
手扶拖拉机(walking tractor[1])又称为园圃拖拉机[2],是指驾驶员手扶操纵的单轴两轮拖拉机。[7]手扶拖拉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机动灵活等特点,是小块水田、旱田和丘陵地区的良好耕作机械,较小的体积及较高的灵活性使之同时适用于果园、菜园的多项作业。此外,手扶拖拉机还能与各种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配套,进行抽水、 喷灌、喷药、收割、发电、开沟、培土、施肥、播种、脱粒、打谷、切蔓、磨浆等,可作固定作业又可牵引挂车作短途运输使用。[5]
手扶拖拉机通常由发动机、照明灯等电器、底盘以及传动系统、行走系统、转向系统等组成,多采用卧式单缸柴油机驱动,发动机的动力由三角皮带传给传动系,由离合器控制动力的转速,使拖拉机前进,通过安装不同的工作装置进而完成不同作业。[4]手扶拖拉机按动力大小分为2.2千瓦以下、2.2~4.5千瓦、5~13千瓦3个等级;按作业性能分为驱动型、牵引型和驱动牵引兼用型;按行走装置分为轮式、履带式和耕耘式。[8]
手扶拖拉机的发展和旋耕技术密切相关,19世纪欧洲出现了旋耕技术。1910年,康拉德·封·迈恩堡(Konrad von Meyenburg)博士发明了轻便的弹性旋耕刀齿。[7]1911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本杰明·格雷夫利(Benjamin Gravely)开始制造手扶推式犁。[7]1912年,封·迈恩堡在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推出被称为“Bodenf räse(地面旋耕)”的外接电源的电动两轮拖拉机。[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拖拉机产业开始蓬勃发展,日本把手扶拖拉机转变成了亚洲水旱农田的主力农业机械。其次,日本企业提高了这类拖拉机的技术水平,使他们不仅美观精致,还拓展了多种用途。[9]1970-1985年,拖拉机平均功率和最大功率不断增长,这一时期,手扶拖拉机在意大利、日本、法国和中国等国使用较多,在西方国家大量用于园艺[10]

发展简史

世界发展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