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虎鱼

辐鳍鱼纲鲈形目下的一科鱼类
1
4
虾虎鱼是鲈形目虾(蝦)虎鱼科(学名:Gobiidae)鱼类的统称,该科是世界上鱼类含有物种最多的一科,[1]它们每一种都有符合各自特征的名字,如“侏儒虾虎鱼”“寻常虾虎鱼”等,[10]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区域、大西洋中美洲欧洲地中海沿岸。[1]其能利用其他鱼类无法进入的各种微生境,栖息范围从亚极地溪流到800米深海域,包括珊瑚礁、潮池、红树林等各种栖息地。部分种类能离开水面活动或在沙滩挖洞,是多种环境中的主要鱼类。[5]虾虎鱼会与辐石芝珊瑚(Heliofungia actiniformis)物种及枪虾(Alpheus heterochaelis)形成共生关系。[11][12]
虾虎鱼的腹鳍相连,并形成粘合盘或吸盘,是虾虎鱼独有的特征,这种结构非常适应于潮间带的环境,当大浪袭来的时候,能够使虾虎鱼紧紧吸附在岩石或其他固定着的物体上不被冲走。[13][5]体型小,体长一般10~100毫米,最小仅7~9毫米,但也有例外,如加勒比海紫鳗虾虎鱼Gobioides broussenetii)体长可达500毫米,是最大的虾虎鱼。[1][5][2]体重多在250~300克之间。[2]体呈卵圆形、长形或鳗形,前端圆,后端渐细,略侧扁。[2][14]颜色多样,也有苍白或透明色。[5]头部钝圆宽大,部分种类有明显触须。眼睛位于侧上位或不外凸。[5]具两个独立的背鳍,臀鳍有1弱棘[5][15]具大而圆的胸鳍,尾部呈椭圆形。虾虎鱼多为肉食性,以无脊椎动物为食,部分种类具有双溯洄游生活史。[5]
截止到2023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所示,虾虎鱼一科共有1284种被列入,其中44种为濒危(EN),如线纹吻虾虎鱼(Rhinogobius lineatus)、18种为极危(CR),如白竿虾虎鱼Luciogobius albus)、30种被列入近危(NT),如杰氏鳗虾虎鱼(Taenioides jacksoni)、60种被列为易危(VU),如吉氏血虾虎鱼(Lythrypnus gilberti)等。[3]虾虎鱼是全球重要的渔业资源;[5]多种虾虎鱼还是受欢迎的观赏鱼[9]在越南饮食文化中,姜黄焖虾虎鱼深受喜爱。[16]

分类

虎鱼存在着非常丰富的物种,不同物种之间的骨骼结构有很大差异,这导致仅靠骨骼的特征很难对虾虎鱼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要对虾虎鱼进行准确的描述,需要使用大量关于它们骨骼组成的专业术语。另外,在淡水沉积层中考古发现的骨骼化石,能推断出虾虎鱼的起源可追溯到3000万年前的渐新世至5000万年前的始新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