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

春秋时代齐国大夫
1
4
鲍叔牙(生卒年不详),姒姓,鲍氏,名叔牙,也被称为鲍叔、鲍子。齐国[yǐng]上(今安徽)人[a],春秋时期齐国大夫[1]
鲍叔牙出生于官宦之家,早年与管仲合伙经商,并成为莫逆之交[1][2]。到齐僖公时期,鲍叔牙接受了管仲的建议开始辅佐公子小白[c],并于齐襄公元年(公元前697年)预料到了齐国的内乱,提前带着公子小白奔赴莒国避难,到了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国君位空缺,鲍叔牙护送公子小白回齐国即位为君,为齐桓公[3][4]。后鲍叔牙举荐管仲为宰相,并成功把管仲救回齐国。齐桓公在管仲和鲍叔牙的辅佐下,齐国逐渐强盛[1][4]。齐桓公霸业有成之后,开始骄矜,在鲍叔牙的劝谏下改正[4]。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重[d],齐桓公询问他鲍叔牙能否担任宰相,管仲答否,并举荐隰[e]朋为相。同年,管仲、隰朋相继病逝[d]。齐桓公只能任鲍叔牙为相[f],不久后鲍叔牙因病逝世[d]。子孙后代在齐国得到荫庇,多为齐国有名的大夫。[5][6][2]
鲍叔牙在任期间选贤举能[1][7] ,并多次向齐桓公进谏良言辅齐称霸[1][4]。在晋人伐邢之时,鲍叔牙劝谏齐桓公采用坐收渔翁之利的办法,使两国交战激烈之时,再去援助,齐桓公采纳了其意见使得齐国声势大涨[8]。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曾评价鲍叔牙:“齐国的鲍叔牙能辨别贤才,是有智慧,推举贤才,是有仁义,引用贤才,是有道义。”[9]

人物生平

早年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