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矮星

中小质量恒星演化的最后期
黑矮星(Black Dwarf)是中小质量恒星演化的最后期。大约1个太阳质量恒星演化的终极产物。它由低温简并电子气体组成,由于整个星体处于最低的能态,因此无法再产生能量辐射了。以碳为主和少量尘埃构成。
黑矮星是假想中的恒星残骸,是当一颗白矮星的温度低到不再能发出可以被侦测到的光或热的状态。由于一颗白矮星要达到此种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远高过当前137亿年的宇宙年龄,因此在现今的宇宙中不可能存在着黑矮星。[1]
而温度最低的白矮星将会是宇宙年龄的一个观测极限。黑矮星这个名称也曾被用在次恒星天体,是指那些没有足够的质量,大约0.08太阳质量以下,维持氢燃烧的核融合。这种天体目前通通称为棕矮星,这是在1970年代提出的名词。同样的,黑矮星也不能与黑洞或中子星混为一谈。

概念

黑矮星 (Black dwarf) 是类似太阳质量大小的白矮星(或质量较小的中子星)继续演变的产物,其表面温度下降,停止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