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堂大戒

全真道授受传承的根本戒律
三堂大戒是全真道授受传承之根本戒律,指的是由“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组成对全真教派的传授戒法。据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的《钵鉴》称,三堂大戒源自全真龙门派祖师丘处机。丘处机按照佛教的沙弥戒、比丘戒和菩萨戒的三戒制度,制订了全真教派的传授戒法。不过只是单传秘授。王常月主持北京白云观时,改变了丘处机的做法,创立戒坛,公开传授,自顺治十三年(1656年)起,广收弟子,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由于受戒道士须经一百天戒期,因此,三堂大戒又称“百日圆满三坛大戒”,后成为全真道教的授戒法规。《道藏辑要》收录戒律全文。[1]

创立

全真道创立之初,并无繁复戒条。传授戒法,始于邱处机。他订立传戒仪范,迄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据全真龙门第七代律师王常月《钵鉴》载称,邱处机采摭道教传统。
戒律,乃仿佛教沙弥、比丘、菩萨三戒之制,定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惟单传秘授,不得广行。邱处机门下赵道坚为龙门第一代律师,赵传张德纯,张传陈通微,陈传周玄朴,周传张静定、沈静圆,于是龙门律宗遂分张、沈二支流衍,张传赵真嵩,赵传王常月,王常月又传伍守阳。其时,玄门多不知全真有三坛大戒。至明末清初王常月创全真丛林,遂一改旧制,公开传授。
顺治十三年(1656),“奉旨主讲白云观,赐紫衣凡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①康熙二年(1669),又率徒南下,立坛授戒。当时在全真道中,龙门派的社会影响远超其他各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