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区

中国山东省聊城市市辖区
1
4
[chí]平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聊城市市辖区,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东部,东临德州市齐河县,南连东阿县,西靠东昌府区临清市,北与高唐县接壤,总面积1003.4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4月,茌平区辖3个街道、10个镇、1个乡,[5]区人民政府驻振兴街道中心街5226号。[14]截至2025年2月,茌平区总人口57.4万人。[4]
茌平区地势较平缓,向自西南向东北微倾,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3][2]茌平区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博平县境属齐西鄙地。秦行郡县制,置茌平县,因县境在茌山之平陆,故名茌平。隋末并入聊城县,明、清属东昌府。1956年3月,茌平、博平县合并为茌平县,属聊城专员公署至今。
茌平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蔬菜、林果、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圆铃大枣、鲁西黄牛、南莲池十孔藕、香椿菜,以及草编、条编等工艺品久负盛名。2023年,茌平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0家,是全国大型铝电生产基地、大输液生产基地、交通物流运输基地和江北最大木地板生产基地,汽车散热器产量约占全国1/3;拥有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等50余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2]2024年,茌平区实现生产总值(GDP)408.8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0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47.94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123.85亿元,增长4.5%。[9]境内有309国道、105国道、济聊高速、高东高速济邯铁路济郑高铁纵横交错,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2]
茌平区境内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遗址,是黄河流域古文明发源地之一,诞生了战国高士鲁仲连、唐初名相马周、宋代名医成无己康熙帝师王曰高等古圣先贤,存有孔子回辕处、孟尝君练兵场、鲁仲连祠、鲁义姑祠等名胜古迹;拥有黑陶、剪纸、秧歌、花鼓荡戏等非遗项目,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