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英文名称:Weightlessness)是指物体失去或者部分失去了重力场的作用的现象。[1]1687年,艾萨克·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总结了力学的研究成果,标志着经典力学的初步建立。[3]从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看出,当物体在“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所受到的合力大于物体静止重量,这种现象称为超重;反之,称为失重。[4] 常见的失重有微重力和完全失重。能产生微重力环境的最常用的方法有四种,分别是落塔、飞机、火箭和航天器。[5]完全失重是指物体的向下加速度等于g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0的情况。[6]
利用失重,可以制作合金、加工材料、开发新材料、高效率制得高纯度的药物。[2]人类及动物在失重情况会产生空间运动病、骨质丢失、骨骼肌萎缩和心血管功能降低等。[7]
定义
失重(Weightlessness)是指物体失去或者部分失去了重力场的作用的现象,表现为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失重有时泛指完全失重或微重力状态,失重状态也可以理解为物体所受加速度竖直向下的状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