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型基金

以特定指数成分股为投资对象的基金产品
指数型基金(Index Fund),[1]是一种以拟合目标指数、跟踪目标指数变化为原则,实现与市场同步成长的基金品种。即基金的操作按所选定指数的成份股在指数中所占的比重,选择同样的资产配置模式投资,以获取和大盘同步的收益,追求的是承担市场平均风险和市场平均收益。[3]其目的在于取得与指数相近的收益率,以消除系统性风险,同时降低成本;在操作上追随大市,在经济总体上升中被动地取得收益[4][5]。主要原理为有效市场假说,即资产价格充分反映所有可用信息的简单陈述[6]
1971年,美国威弗银行向机构投资者推出了第一只指数基金[7],2002年11月,中国推出了第一支指数型基金——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8]。指数型基金的种类很多,按照按照资产类别的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股票指数基金、商品指数基金和债券指数基金。根据交易方式来划分,可以划分为封闭式指数基金和开放式指数基金[9]以及指数型ETF和指数型LOF;按复制方式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和Smart Beta(聪明贝塔)策略基金以及增强型指数基金[10][11]。其中指数型基金的参与主体包括管理公司、基金经理、受托人与托管人、投资者。其应用领域广泛,有养老金计划、教育基金和社会责任投资[12][13]
指数型基金的优势有管理费用低[14]、增强型优势[15]、分散和防范风险优势[16]等。同时指数型基金也有风险与局限性,例如系统性风险[17]、跟踪误差[18]流动性风险[19]等。指数型基金主要受金融监管机构、基金管理公司和独立资产托管机构监管,金融监管机构负责整个金融市场的监管,确保市场的公平、透明和稳定运行;[20] 基金管理公司在产品注册环节,强化管理人专业胜任能力和指数质量要求,在产品持续运作环节,聚焦投资者保护与风险防控,强化产品规范运作;[21]独立资产托管机构负责保护基金资产,确保基金资产与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分开管理。[22][23]

基本概念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