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凤

明朝慈圣皇太后
李彩凤(1546年—1614年)[2], 祖籍山西翼城,后落籍河北漷县(今北京通县),是明朝穆宗朱载坖妃嫔明神宗朱翊钧的生母[4][1]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李彩凤病逝,谥为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3]
嘉靖年间,李彩凤选入宫,成为明嘉靖帝之子裕王朱载垕侧室,育有二子为明神宗朱[]钧和明潞王朱翊镠隆庆元年 (1567年),李彩凤被册封为贵妃。明神宗朱翊钧即位后,尊其为慈圣皇太后。由于神宗登基时年仅十岁,故李彩凤代为处理朝政,其重用张居正,推动了明朝中兴的“万历新政”[1][5]万历十年 (1582年) ,明神宗亲政,但在“国本之争”中,她先后迫使神宗册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命福王[xún]之国,使拖延已久的“国本之争”得以解决[2]
李彩凤一生信奉佛祖,不止一次拿出自己的积蓄银两在名山圣地修建寺庙,重塑金身,以九莲菩萨转世自居[6][7]。李彩凤集合朝中重臣以及信徒捐资铸造的保明寺铜钟,为研究保明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8],并亲制《女鉴》一书,规诫约束后宫女子的道德和行为,为民间女子树立楷模与榜样[9]

人物生平

贫苦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