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式婚礼-抖音百科
中式婚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礼仪,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昏礼。[1]古代婚礼有三书六礼分别为:聘书、礼书、迎书;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3][4]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起源于周朝,属于礼制的一部分。当时,制定了三大婚姻原则:父母之命、媒妁[shuò]之言、同姓不婚;还设有官媒,专司判合之事。[2]汉朝的婚礼习俗则包括了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正婚礼(亲迎→妇至成礼→合卺[jǐn]→餕[jùn]余设袵[rèn]);婚后礼,也叫成妇礼(妇见舅姑→舅姑醴[lǐ]妇→妇馈舅姑)。[5]唐代婚礼和宋代婚礼差不多,主要内容都是六礼。[6][7]在明朝时期,婚礼习俗方面有了新的变化。据《明史》记载:洪武元年,规定实施禁止指腹为亲、割衫襟为亲的做法。无论等级都可遵循六礼,只是细节有所不同。[8]而清朝的婚礼大体上是明朝婚礼的沿袭,民间婚礼习俗大都和明朝时代是一样。但是,据清朝 政府的规定来看,一些统治阶层的婚俗是不一样的。如:公、侯、伯成婚的纳采礼为:缎衣五袭,缎衾褥三具,金约领一具,金簪王枝,金耳饰全副;一品官纳采礼为:缎衣四袭,其余同侯伯;故其每品级所纳彩礼不同。[9][10][11]辛亥革命以后,大多数人觉得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从而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但是当时大多数人实行的结婚程序仍保留着许多旧的习俗,甚至有增无减。[12] 中式婚礼的一般仪式流程是在锣鼓、唢呐、舞狮的伴随下,抬花轿开始起程,然后是跨火盆、射箭、拜堂、喝交杯酒等。而现代的娶亲仪式,把一些该在新房里的礼俗在外面展示了,比如:结发,应该是新人在洞房里相互剪些头发,作为夫妻关系的信物放在一起保存;之后双方母亲同点龙凤烛,新人交换香书美玉做信物;再请出媒人赠送蹄膀等。[13][14] 通过举行中国传统婚礼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15]通过婚礼文化的交流和传承,不同地区和族群的文化得以交流和传承,增进了各地区和族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的繁荣。[16] 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