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婆罗门牛-抖音百科
婆罗门牛(英文名:Brahman)起源于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地的瘤牛(Bos taurus indicus),后被美国多次引入,并展开杂交试验,最终培育出适应于热带、亚热带和炎热干旱地带的肉用瘤牛品种,即婆罗门牛[1][6][7][9]。婆罗门牛是世界上利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瘤牛品种,在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均有分布,后被中国引入,并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推广繁殖。2020年,婆罗门牛被列入中国《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10][6][7]。婆罗门牛胆小、好奇,合群性强,容易调教,其适应能力较强,耐寒和耐热性能良好,对饲料条件要求不严,具有抗蜱、抗壁虱、抗焦虫病的优良特性[6][9][11]。 婆罗门牛的体格属于中偏大型,多数公、母有角,耳大下垂,瘤峰和垂皮发达,呈黑色。毛色以深浅不同的灰色、红色为主,也有褐色垂皮带白斑的个体。成年公牛体重800-1000千克,成年母牛体重500-600千克[3]。 婆罗门牛具有耐热抗寒、抗病力强、寿命长、母性强、泌乳力高、难产率低等优点,其肉用性能优良,杂种优势良好,可作为杂交亲本,培育优良品种[12][13]。此外,婆罗门牛还是含量较高的优质蛋白质肉类食品,营养全面且丰富[14][15]。 历史
命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