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中(韩语:김대중,英文:Kim Dae-Jung,1925年12月3日[a]—2009年8月18日),[13][14]号“后广”,别名“忍冬草”,日本名“丰田大中”,[1]出生于韩国全罗南道荷衣面。[14][1]莫斯科大学外交学院博士、韩国政治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亚洲的曼德拉”,曾任韩国第15届总统。[1][15][16] 1925年12月3日,金大中出生于韩国全罗南道新安郡荷衣面后广里的一个贫农家庭。[13][17]1943年,他毕业于全罗南道木浦商业学校。[18]1948年~1950年,他任《木浦日报》社长。[6]1954年,金大中开始步入政界,竞选国会议员。但从政道路从一开始就坎坷异常,五次竞选议员,四次惨败。[19]直到1961年,他成功当选第5届 国会议员(补选)。[5]1963年和1967年,他分别当选第6届和第7届国会议员。[20][21]1971年,金大中竞选韩国第7届总统,落选。[22]1973年8月,他被韩国中央情报部特务从东京绑架回汉城后软禁。[23]1976年因和其他人士共同发表《民主救国宣言》而遭逮捕。[6][22]1980年7月又被以“阴谋内乱”等罪名逮捕入狱,同年9月被判死刑,11月被剥夺政治活动权利,次年改判无期徒刑。[22][6]1982年被减为20年徒刑,后被遣送美国“就医”。1985年返回汉城即遭软禁。[22]1986年,金大中发起“千万人改宪签名运动”,要求废止第五共和国宪法、恢复全民直选总统。[24]1987年12月,金大中竞选总统,落选。[9]1992年当选韩国第14届国会议员,1992年12月在总统选举中落选后,他宣布辞去国会议员职务,退出政界。1995年7月18日,他正式宣布重返政界,并创建新党。9月5日宣布成立新政治国民会议,并出任该党总裁。1997年5月19日,他第四次参加总统竞选。12月18日,他竞选获胜,成为韩国自1948年建国以来第一位以在野党候选人身份当选的总统。[6]1998年2月25日,金大中宣誓就任韩国第15届总统。[25]2003年,金大中卸任韩国总统。[15][26]2009年8月18日,因病抢救无效逝世于韩国首尔,享年85岁。[26][15] 金大中当选韩国总统后,致力于复苏韩国经济,改革经济体制,最终成功阻止了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并完成企业民营化和产业结构转型。[27]他提出“文化立国”战略,确立文化产业作为韩国支柱产业的地位。[28]外交方面,他提出“阳光政策”,宣布对朝鲜实行“包容和共存,共荣”的政策,提出以“和平,和解,协力”的具体方法来达到根本改善南北关系的目的。[29][30]2000年6月13日至15日,金大中出访平壤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举行了历史性的首次朝韩首脑会晤,并发表了树立民族新里程碑的《6·15韩朝共同宣言》。[31][32]由于在促进 韩朝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0年12月,金大中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33]金大中任职期间,韩日签署了《韩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共建“面向21世纪新型伙伴关系”;[34]中韩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向全面合作的新阶段。[33]金大中的政治生涯推动了韩国民主化进程,缓和了韩朝分裂局势,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评价金大中是“韩国民主化的旗手”,在韩国历史上的地位重要,且无论在国际还是韩国社会中,都保持着很高的个人影响力。[33][35]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