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

威尼斯共和国商人和探险家
1
4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旧译“马哥·孛罗”“马可·孛罗”“马哥·波罗”“马高·保罗”,意大利旅行家,生于威尼斯商人家庭。[2]威尼斯共和国商人、探险家。[1][4]
马克·波罗生于1254年9月15日,父亲尼柯罗·波罗和叔叔马菲奥是意大利威尼斯商人,[2]曾经到过元王朝的首都,受到大汗忽必烈的接见。1269年尼柯罗兄弟回到威尼斯,他们给15岁的马可·波罗讲了关于在东方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当尼柯罗兄弟再次向东方进发时,年仅17岁的马可·波罗坚决要同行。于是在元至元八年(1271年)马可·波罗一行人从威尼斯出发,经过三年半的长途跋涉,终于在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夏天来到中国,见到了忽必烈大汗。[5]从1275年到1292年,马可·波罗一行人共在中国生活了17年。17年间,马可·波罗很快就掌握了蒙古语和汉语,以及元朝的各种礼仪规章制度,赢得了忽必烈的信任,并且还让他在朝廷里任职。马可·波罗还多次奉忽必烈之命巡视中国各地,到过山西陕西四川云南以及江南一带,也曾出使过越南、爪哇、苏门答腊等地,甚至还在扬州担任了三年地方官员。[6]由于马可·波罗一行人久居中国,难免也想回到自己的国家,但多次请求都被忽必烈挽留。1289年波斯王妃去世,向元朝请婚,忽必烈选故妃族人阔阔真公主为伊利汗国王妃。马可父子想趁此机会返国,于是请求使臣和阔阔真公主让他们作为护送,忽必烈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初,波斯伊儿汗国派遣使节来中国向元室求婚,马可·波罗奉命护送元朝新妃阔阔真公主从海上经苏门答腊、斯里兰卡等地到达波斯。终于在元贞元年(1295年)马可·波罗一行人回到了离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7]大约在1296年,马可·波罗参加威尼斯热那亚的海战,战败被俘,被关进了热那亚的监狱。他在狱中讲述了自己在东方的经历,与之同狱的文学家鲁斯梯记录了他的经历,并于1298年成书,即《马可·波罗游记》。同年夏,威尼斯和热那亚议和,马可·波罗获释回到家乡。1324年1月8日马可·波罗在意大利威尼斯去世,享年69岁。[8][9][2]
现代学者芶[gǒu]正安认为马可·波罗是把中国介绍给西方的第一个外国人。他通过《马可·波罗游记》把中国各个领域的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国。[10]现代学者肖宪认为马可·波罗还通过《马可·波罗游记》打破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gù],促进了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的交通和文化交流。但是关于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到过中国、《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经历是否真实等问题尚有一定争议。[11][12][13][14]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