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0年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保护成都平原优质耕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精神,在1990年7月由四川省成都市创办的。2000年2月,该开发区获得国务院的正式批复,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开发区位于成都市区东13.6公里的龙泉驿区境内,总体规划面积为133.34平方公里,是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向东发展的重点区域。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标是建设成为西部现代制造业基地,成为对外开放、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窗口,打造一个开放型、科技型和生态型的新城区。该开发区的管理委员会驻扎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星光中路18号。
根据2017年的数据,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1200.9亿元,同比增长9%。新增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13家,整车产能突破200万辆,继续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根据商务部于2018年5月发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以全国第12名的身份位列中西部第一,领跑中西部。
2018年12月,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排名第19。2019年7月12日,经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科技部研究,决定批准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将加快形成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集聚区,打造“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合作高地。同时,也符合“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要求,有利于成都发挥主干城市作用,增强对全省其他区域的引领辐射带动能力,也将有利推动城市跨过龙泉山向东发展,整合龙泉山以东的大空间容量,有利于强化产业合作、区域一体化,塑造市域东北部核心增长极,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