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抖音百科
《石头记》(又名《红楼梦》,从现有流行之名,以下均称《红楼梦》)进入早期钞本的研究,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事。 1920年,鲁迅撰写《中国小说史略》时,所用《红楼梦》引文,皆取戚蓼生序本而舍程高木活字本,可见,鲁迅当时已重钞本而轻程高本。 1927年,胡适购得“甲戌本”,翌年2月,发表《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一文。此为红学史上研究《红楼梦》钞本的第一篇专论,也是《红楼梦》钞本研究的开始。于此前后,《红楼梦》的钞本陆续有所发现,至今已得以下13种。 作品鉴赏
所谓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概括所有带脂批的《石头记》传抄本的总和,这些传抄过印本上都保留了大量的朱红色批语,其中有些重要的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人们一般便称这些早期的《石头记》抄本为脂评本或脂批本。甲戌本又称脂残本,脂铨[quán]本。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见于各册首回首页首行。因第1回第8页楔子正文中“出则既名,且看石上是何故事”句上,比他本多出“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15字,指明所据底本年代,故名甲戌本。甲戌年,是乾隆19年(1754)。存十六回。即1至8回、13至16回、25至28回。第4回回末缺下半叶,第13回上半叶缺左下角。四回一册,共四册。每半叶12行,行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