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同善-抖音百科
夏同善(1831年-1880年),字舜乐,号子松,原籍浙江仁和(今杭州),晚清政治人物。幼年丧母,随父亲夏建寅改嫁至乌镇萧氏,视萧氏如同生母。夏同善酷爱读书,遍读外祖父所藏典籍。1855年,中举人,次年咸丰六年(1856年)进士及第,钦点翰林,赐“翰林第”匾,选庶吉士。因念读书皆赖萧家,夏同善将御赐匾额挂在外婆家大厅,并请得圣旨改建萧家厅。[1][2] 崭新的翰林第建成后,夏同善于正厅中梁放置圣旨诰[gào]命,自此,翰林第成为乌镇最具吸引力的古宅名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夏同善反对议和。同治六年(1867年),升任少詹事。同治十年(1871年),任兵部右侍郎。同治十二年(1873年),因审理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而闻名。光绪六年(1880年),夏同善逝世。[3] 人物生平
夏同善幼年丧母,父夏建寅续娶乌镇萧氏,常随继母住外婆家,好读书,遍读外祖父萧麒藏书,与胡雪岩有交情。 咸丰六年丙辰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庶常馆庶子、詹事府詹事。善写文章,时人誉谓“在曾(国藩)、左(宗棠)之上”,甚得慈禧太后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