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胤-抖音百科
崔胤[yìn](853-904年),字昌遐,或字垂休,是唐朝晚期的官员和宰相。他出生在清河武城(今河北故城县)的崔氏南祖乌水房。崔胤于乾宁二年(895年)中进士,后多次升迁,担任御史中丞等职务。景福二年(893年),他被任命为宰相。崔胤与朱温结交,希望通过朱温的支持来消除宦官的势力。他多次被罢官,但每次都因朱温的支持而再度升迁,因此被人们称为“崔四人”。天复元年(901年),崔胤致信朱温,请求他出兵迎接昭宗,但宦官韩全诲先劫持昭宗投靠李茂贞。天复三年,昭宗回到长安后,崔胤劝朱温尽杀宦官,并自任判六军十二卫事,筹谋建立新的禁军。然而,第二年(904年),朱温杀死了崔胤。崔胤的父亲是宰相崔慎由,祖父是右仆射崔从,曾祖父是渠州刺史崔异。崔胤的弟弟崔安潜也是一位重要的官员。崔胤在唐朝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最终被朱温所杀。 人物生平
四度入相
崔胤,字昌遐,晚唐大臣。生于公元853年,乾宁二年(公元895年)进士及第,王重荣当时任河中节度使,曾 辟请他为从事。后来,他进入中央朝廷做官,不断得到升迁。唐大顺年间,崔胤历任兵部、吏部侍郎,不久又以本官任平章事,这是崔胤第一次拜相。[1] 唐末皇室衰微,大权旁落,宦官与朝臣南北二司互相争权。他们都树立朋党,又各自结纳外镇的藩帅,在朝廷中相互倾轧欺凌。崔胤为人阴险狡诈,工于心计,又善于阿谀附合,外表看上去老成持重,实则内心险恶。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他可谓如鱼得水。凤翔(今属陕西境)节度使李茂贞、分宁(今属陇陕地区)节度使王行瑜等起兵反叛,兵锋强劲,宰相杜让能、韦昭度因此而遭诛戮。宰相崔昭纬与王行瑜相结纳,因此保住权位。他待崔胤以宗人之礼,屡屡大加推荐,崔胤因此而官运亨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