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碑传集-抖音百科
《碑传集》是清代的一部人物传记书,由钱仪吉纂[zuǎn]修,收录了清初至嘉庆年间的名人碑传。该书共160卷,分为25类,记载了2000余人的生平。钱仪吉开始编写《碑传集》于道光初年,最终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版。 光绪初年,缪荃孙编写了《续碑传集》,共86卷,收录了道光至光绪年间的111位人物。《续碑传集》于宣统二年(1910年)出版。后来,闵尔昌编写了《碑传集补》,共60卷,记载了700余人的生平。《碑传集补》于1923年完成,1932年由燕京大学研究所出版。 《碑传集》是研究清朝历史和人物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对于研究清朝文化和社会的学者而言。 正文
清代人物传记书。一百六十卷。钱仪吉纂。另总目、作者纪略并引用书目二卷,卷末存文、集外又二卷。道光初成稿。辑清初至嘉庆间名人碑传文字而成。分宗室、功臣、宰辅、部院大臣、内阁九卿、翰詹、科道、曹司、督抚、河臣、监司、守令、校官、佐贰杂职、武臣、忠节、逸民、理学、经学、文学、孝友、义行、方术、藩臣、列女等二十五类,计二千余人。有关清人家传、行状和墓志铭的资料,该书搜集最为丰富。光绪十九年(1893),江苏书局刊行。光绪初,缪荃孙编《续碑传集》八十六卷,分类较钱书稍有变动,收道咸同光四朝人物一千一百一十一人。宣统二年(1910)成书 。又《碑传集补》六十卷,近人闵尔昌编。该书除补缪书所遗的清季碑版状纪外,兼及道咸以前人物,共七百余人。分二十六类,卷末附集外文一卷。1923年成书,1932年燕京大学研究所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