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

1966年北京召开的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简称: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一全会)于1966年8月1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毛泽东主持会议,邓小平、周恩来、刘少奇先后发表讲话。刘少奇在讲话中列举了自十中全会以来的国际、国内工作,并对派工作组承担了责任。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共141人,列席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央文革小组全体成员和首都高等学校“革命师生”代表共47人。

会议简介

1966年8月1~12日在北京举行。毛泽东主持会议。邓小平、周恩来、刘少奇先后讲了话。刘少奇的讲话列举了自十中全会以来的在国际、国内方面的一些工作,对派工作组承担了责任。8月5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8月7日,会议转为集中揭发批判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子恢、薄一波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批判。8月8日全会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8月12日,根据毛泽东提议,全会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任主席,林彪任副主席,选举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为政治局常委;补选陶铸、陈伯达、康生、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政治局委员,李雪峰、谢富治、宋任穷为政治局候补委员;补选谢富治、刘宁一为书记处书记;候补中央委员递补中央委员的有杨得志、韦国清、罗贵波、张经武、谢觉哉、叶飞;撤销彭真、罗瑞卿、陆定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杨尚昆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职务。[1]

全会公报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二日通过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