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

浙江省嘉兴市下辖区
滨海新区是位于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长三角南翼,浙江省嘉兴的一个区域,是嘉兴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1]该区域的开发建设范围为东起平湖金丝娘桥,西至海盐西塘嘉兴滨海新区桥镇与武原镇交界处,北至杭浦高速公路,总面积为227平方公里。滨海新区是浙江省嘉兴市委、市政府为实现经济跨越和城市持续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该区域内有国家级嘉兴出口加工区、省级乍浦经济开发区、海盐经济开发区(杭州湾大桥新区)、市级独山港区、国家级九龙山森林公园、省级九龙山旅游度假区。

基本概况

2005年10月,为适应世界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和浙江省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战略部署的新形势,嘉兴市作出了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建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简称市滨海办),统筹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标志着嘉兴市从此由“运河时代”迈入“滨海时代”。2011年,为响应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国家战略,嘉兴市将滨海开发战略提升为滨海开发带动战略,作为全市“十二五”期间的七大发展战略之一,确立了滨海新区作为嘉兴海洋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与核心区的地位。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嘉兴市委、市政府再次调整滨海新区管理体制。2011年11月,市滨海办、市港务管理局、市口岸办合署办公,全面履行滨海新区和嘉兴港开发建设的工作职责。滨海新区开发范围涉及9个镇(街道)的71个村(社区),总面积约2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3万人。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北翼”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岸线资源和产业基础。新区距上海洋山港53海里、宁波北仑港74海里,乍嘉苏高速公路、杭浦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等贯穿境内,与上海、苏州、杭州等大城市实现了“一小时交通圈”。嘉兴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拥有自然海岸线74.1公里,具有良好的深水岸线和建港条件,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海河联运港。区域内有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3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良好的临港产业基础;新区“山、海、港、桥、岛”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的九龙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旅游度假区。
自滨海大开发全面启动以来,滨海新区围绕“十五年再造一个经济大嘉兴”的总体要求,港口、产业、城市联动发展,逐渐成为嘉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亮点。
(一)港口能级不断提升。坚持将嘉兴港建设作为滨海开发的龙头,加快推进独山、乍浦海盐三大港区联动发展。嘉兴港已拥有外海生产性泊位46个,其中万吨级泊位33个,港口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已发展成为公专用泊位相配套、内外贸兼营和集装箱、散杂货及液体化工品装卸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港口。随着港口规模和功能的不断拓展,嘉兴港步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大宗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业务保持持续快速发展,近三年增速列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全港集装箱航线增至21条,[]身海峡两岸直航港口行列。2015年,嘉兴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273万吨、集装箱123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仅次于宁波—舟山港,位居全省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