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载先

朝鲜王朝后期王族
李载先(朝鲜语:이재선,1842年—1881年),朝鲜王朝后期王族,兴宣大院君李昰应的庶长子,朝鲜王朝第26代国王李熙(朝鲜高宗)之兄。1881年因卷入谋逆而被赐死,后平反,追赠完恩君。[1]

人物生平

李载先出生于1842年,其母亲的出身不详。1864年,李熙入宫后,李载先搬离云岘宫独居,居所仍邻近云岘宫。他担任过五卫将等官职,并在1870年任南阳府使、1875年任杨州牧使等职务。1879年后担任别军职。由于出身庶子,李载先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只能担任低级职位。兴宣大院君倒台后,闵妃执掌国政,大院君嫡长子李载冕投靠闵妃集团,而高宗对大院君态度冷漠。大院君的势力将希望寄托在李载先身上。1881年,安骥泳、权鼎镐等人利用民怨,以“举义伐倭”为名推翻闵妃集团,废除高宗,计划拥立李载先为新王。然而,计划因告密泄露,李载先自首并被囚禁于义禁府南间。最终,李载先被流放济州岛,并于次日被赐死。1907年,李载先获得平反,追封完恩君。

政治生涯

李载先在朝鲜王朝后期扮演了重要的政治角色。他在高宗入宫后搬离了云岘宫独居,并在1881年反对清朝干预朝鲜内政,主张排外锁国,因此卷入了安骥泳的“辛巳斥邪运动”,遭到流放。后来在流放途中被高宗赐死。李载先的谋逆事件发生在1881年,当时大院君的亲信安骥泳、权鼎镐等人利用朝鲜政府镇压“辛巳斥邪运动”而引发的民怨,以“举义伐倭”为名推翻闵妃集团,废除高宗,而他们选择的新王正是大院君的庶长子李载先。然而,他们的计划因广州山城将校李丰来的告密而被泄露,朝鲜政府于1881年(高宗十八年)8月29日夜将安骥泳、权鼎镐、李哲九、姜达善、蔡东述等30多名政变骨干全部逮捕。朝鲜政府审问他们后,得知了他们的想法,并在9月3日李载先自首。李载先被囚禁于义禁府南间(死牢)。不久后,安骥泳等人以大逆不道罪被凌迟处死。朝鲜政府原本打算以“狂易失性”罪将李载先流放济州岛,但是为照顾“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民意,高宗下令将李载先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