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崇胤

唐朝太平公主与薛绍之长子
薛崇胤,汉族唐代人,官至太常卿、寿阳王。[1]出身河东汾阴(今天的山西万荣县)薛氏——唐代的名门望族,[2]祖父薛瓘,官拜左奉宸卫将军、驸马都尉。祖母城阳公主,是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女、唐高宗李治的同胞姊妹。他是镇国太平公主与驸马都尉薛绍的长子,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的外孙。[1][2]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因神龙政变有功,随母亲及弟妹皆增加封邑。神龙二年(706)正月,唐中宗为其父薛绍平反,恢复官爵并令所司以礼改葬,薛崇胤及弟弟薛崇简主持安葬。将其父薛绍“归葬于雍州咸阳县河东府君旧茔”。[2]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政变后和弟弟全部封王。先天政变后随着母亲势力被清洗,结局可能被杀掉:诸子及党与死者数十人。只有弟弟薛崇简幸免于难。[3]其曾因先天政变失败而向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隆范求情,请求免罪。[4]薛崇胤的生平事迹在史料中有记载[4],他的艺术形象也出现在唐代诗歌中。[5]

人物生平

薛崇胤,武则天的外孙,镇国太平公主与驸马都尉薛绍的长子,封太常卿、寿阳王。先天政变失败后,薛崇胤曾携王羲之真迹托堂兄薛崇允向唐玄宗李隆基之弟岐王李隆范求情,请求免罪。后不知所终。[3]

史料记载

神龙二年(706)正月,唐中宗为其父薛绍平反,恢复官爵并令所司以礼改葬,薛崇胤及弟弟薛崇简主持安葬。将其父薛绍“归葬于雍州咸阳县河东府君旧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