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是巴金创作的关于抗美援朝题材的中篇小说,于1961年8月5日在《上海文学》上发表。[1][2][3] 小说《团圆》讲述了30 多岁的王成来到朝鲜,水土不服身体不大好,这个团在完成了上级给的任务后,友军也终于赶到了,只是王成没有能回来,他最终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了的故事。[1][2]
1961年8月,小说《团圆》发表后,长春电影制片厂在1964年改编成了电影《英雄儿女》。[1]2023年7月27日,巴金的《团圆》手稿复制件等在“坐标——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革命文物特展”中展出。[2] 创作背景
1952年,巴金在朝鲜开城前线,对志愿军65军582团做战地采访。巴金作为志愿军慰问团成员,在朝鲜战场呆了很长时间,冒着极大的危险,终日在战壕里与志愿军指战员同甘共苦。河北省军区原司令员张振川作为团长兼政委向巴金介绍了我团三打‘红山包’战斗中2营6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和战友们坚守67高地视死如归、壮烈牺牲的事迹。巴金被赵先友等的英雄壮举深深感动,最终写出了小说《团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