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朋

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
王十朋(1112年11月9日~1171年8月6日),字龟龄,号梅溪,生于温州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1]
王十朋,少颖悟,强记诵,为文顷刻数千言,入补太学生。[2]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zhuó]进士第一(状元),[3]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4]王十朋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遭主和派排斥离京归里。孝宗即位后,王十朋被起知严州,未赴任,即召对除司封员外郎,不久升迁国子司业,起居舍人,随后除任侍御史[4]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北伐失利,主和派非议纷起。他上疏称恢复大业不能以一败而动摇,未被采纳。出知饶、湖等州,救灾除弊,颇有政绩。乾道七年(1171年),王十朋逝世,年六十。绍熙三年(1192年),追谥“忠文”。[1]
王十朋博究经史,旁通传记百家。代表作有《御试策》《应诏陈弊事》《论史浩札子》《论进取利害札子》《上殿札子》等,著有《梅溪集》《后集》《奏议》,共54卷,由其子王闻礼、王闻诗编集刊行传世。[2]四库全书总目》评价他:“立朝刚直,为当代伟人。”[5]

人物生平

王十朋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十月十八日(1112年11月9日)在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