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薰礁-抖音百科
南薰礁(英文名: Gaven Reefs)[1],又称为南沙中的南沙,渔民俗称“南乙峙仔、沙仔”,是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地处郑和群礁的西南角,鸿麻岛的西北方。东北方向是距离13千米的太平岛。[5][4][3][2] 南薰礁气候恶劣,由于礁盘靠近深海,一年中有四、五个月受到海浪冲击。[6]礁盘为心形,面积近2平方千米。南薰礁为高潮淹没,由南北两个珊瑚礁体组成,北侧礁体较大,称南薰礁;南侧礁体较小,一般称小南薰礁。[7][8][5]两礁相距约2.5海里,两礁之间的水道中有一些水深6米左右的暗礁。大南薰礁长约1400-1850米,东北端有高2米的沙堆,接近2平方小南薰礁(西南礁)为椭圆形,长1400米,两礁间12.8-18.3米水深处为锚地。[7][8][5] 1935年,中国政府公布名称为给予礁。1947年,中国政府公布名称为南薰礁。[9][10]1988年后,南薰礁建起了补给平台。[11]1990年11月7日,南沙指挥部发现与南薰礁失去无线电联络,情况上报后,南海舰队马上调派船前往查看。南薰礁为陆战某部驻守,编制为12人,当时应为11人(1人因故临时离礁)。检查人员发现,礁上有6具战士尸体,另有5人失踪。[6]2014年11月,中国在礁盘上建成了0.18平方千米的人工岛。[5]南薰礁的收复填补了中国对南沙群岛实际控制的空白。[5] 历史沿革
1935年,中国政府公布名称为给予礁。1947年,中国政府公布名称为南薰礁。1988年2月24日,中国海军舰队进驻郑和群礁西南的南薰礁,解放军南海舰队的南标463船编队在南薰礁建成三代高脚屋。[9][10]1988年后,从礁第一个代高脚屋到第三代永固式高脚屋都建起了补给平台,但岛上条件仍较恶劣,人员活动场所狭窄。为改善守岛环境,2014年11月,中国在礁盘上建成了0.18平方千米的人工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