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由上海《申报》附送,每期画页八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停刊,共发表了四千余幅作品,反映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和中国人民抵抗外侮的英勇斗争,揭露了清廷的腐败丑恶现象,也有大量时事和社会新闻内容。当时参与创作的画家除吴友如和王钊外,还有金蟾香、张志瀛、周慕桥等17人。这些画家多参用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优美。 创办背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文明与科学技术涌进中国的沿海城市。1876年,上海徐家汇天主堂附设土山湾印书馆开设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平板石印机构,用照相版技术翻印中国古籍。西洋绘画技法也使惯用毛笔、宣纸的国画家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把西洋画法中的透视、解剖、注重形象写实等西画技法吸收融合到自己的绘画中去,形成了别开生面的“海派”人物画风。 先进的石印 技术和准确刻画形象的绘画技巧是出版画报的基础。1884年5月8日,以《点石斋画报》命名的时事画报在上海诞生了。
光绪期间的《申报》由洋人掌管,吴友如不乐受制于洋人,最终离开《点石斋画报》。光绪十六年1896年9月,由吴友如主持的《飞影阁画报》面世了,亦为旬刊,也用连史纸石印,其内容与《点石斋画报》相异处是前者看重时事记载,《飞影阁画报》则注意刻画仕女人物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