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武古城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
5
崇武古城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半岛东端,突出于台湾海峡之上,北与莆田南日湄洲,南与石狮永宁、祥芝互为椅角,是航道要冲。[1]崇武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是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形石砌古城,是明政府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筑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2]崇武,取崇尚武备之意。[3]
崇武城采用当地特产花岗岩石砌筑,城外墙用长方形条石作横直“T”字砌筑,城内跑马道挡墙用乱块石卵石花砌,中间夯以五花土。全城平面略呈梯形,总面积373756平方米,城周长2567米,城基宽4米,含女墙高7米;四方设门,上建门楼;东、北、西三面有月城;四周上设烽火台五座。明永乐、嘉靖万历年间,清康熙、道光年间,先后有过5次较大的修缮工程,重建城楼和修复城墙。[4]
崇武古城于1988年被中国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福建省首批“国防教育基地”,泉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3]崇武古城是中国现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明代石头卫城,有“闽南八达岭”雄关之称。[5]惠安崇武古城风景区现已被中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6]

历史沿革

崇武”乃“崇尚武备”之意。这里古名“小兜”,981年(宋太平兴国六年)惠安置县时,设崇武乡守节里,续置小兜巡检寨元朝初期改为小兜巡检司。1370年(明洪武三年),活动在朝鲜和中国沿海的日本海盗集团——倭寇突然登陆祥芝的蚶江,对泉州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1387年(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御倭寇入侵,委派江夏侯周德兴巡视东南沿海。周德兴是个军事工程专家,他根据泉州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地形险要的特点,“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当年,泉州设永宁卫,管辖五个所,即福全、中左、金门、高浦、崇武五所。惠安设立五座城,即崇武城、[]窟城、小[zuò]城、黄崎城、峰尾城。崇武城为五城之一,隶属福建司永宁卫的一个千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