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哈斯克尔

弗朗西斯·哈斯克尔
哈斯克尔(Francis Haskell,1928-2000)被誉为20世纪最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史家。哈斯克尔生前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欧洲各国皇家学院或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院院士,曾获意大利研究塞雷纳勋章、英国文学艺术勋章和法国勋级会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他的《赞助人与画家》、《艺术中的再发现》、《趣味与古物》已成为西方艺术史的经典著作,而他的《过去与现在》和《历史及其图像》则被视为观念史和史学史的重要著作。他的研究不但彻底改变了英语国家传统的艺术史的面貌,而且拓展了对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文化史探索。他的最后一部书《短暂的博物馆》讲述了欧洲老大师绘画与国际艺术展览的兴起这一扑朔迷离的历史及其对现代艺术发展的影响。2000年1月18日,哈斯克尔因患绝症安然地离开了人间。在他逝世后,西方各报刊杂志高度赞扬了他的人格和学术成就,诚如《泰晤士报》所说,他的人格体现了他所熟所景仰的启蒙时代的一切优秀品质。
哈斯克尔教授的关门弟子为中国艺术史家曹意强先生。

历史定论

几年前,在贡布里希爵士的书房里,这位年逾90高龄的西方艺术史泰斗曾对我说,假如他年轻10岁,真愿写部研究哈斯克尔的专著。他说:“我从弗朗西斯的著作里获益匪浅,其中最重要的是,它们时刻警示我,一切历史问题,往往比我们所料想的要复杂得多,因而我们永远不应用简单的方式和笼统的理论去对待它们。”继尔,他概括了哈斯克尔著作的三个特点:富于原创性,充满否定性结论,文笔清 晰而优美。
贡布里希所说的哈氏著作特点中的前两个特点互为因果。创见源于理性批评精神。哈斯克尔毕生致力于“否定”历史研究中的教条成 见,怀疑抽象概念和体系,强调殊相与个人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在艺术史中,这类空泛理论最易滋长的两个地方是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的关系研究。而哈斯克尔正是在这两个领域里,以无可辩驳的 事实,推翻了一个又一个的公认理论,揭示了一个又一个被忽视和遮蔽的历史真相,从而刷新了我们对往昔艺术的认识。换言之,哈斯克尔深信艺术并非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实体,因而必须将其放到为之诞生、为之存在、为之消亡的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但他对赞助制度、图像在历史解释中的价值以及博物馆和艺术展览的影响等开。放性探究,无不表明,并不存在任何可以解释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普遍法则。任何寻求整一的历史体系的企图,实质上是对历史学科自身存在理由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