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楠

陈楚楠
陈楚楠(1884—1971),男,祖籍福建厦门,生于新加坡。原名连才或连材,别号思明洲之少年。年轻时与兄合营树胶种植业。1903年在新加坡翻印邹容的《革命军》,改名《图存篇》,数千册在闽粤一带广为散发。1904年与张永福合办《图南日报》,鼓吹反清革命,任经理。1905年结识孙中山,1906年任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会长。1907年创办《中兴日报》,与保皇派论战。积极筹款支援中国同盟会发动两广及云南起义。辛亥革命后一度回上海,主持华侨联合会,1917年回国。后在广州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1928年后任福建省政府委员。1933年“福建事变”时任实业厅厅长。后重返新加坡,息影家园,颐养天年。抗日战争时期拒绝担任汪伪中央监察委员及伪国民政府委员。著有《晚晴园与革命史略》。

个人生平

放弃保皇立场翻印《革命军》
陈楚楠祖籍福建厦门,别号“思明州之少年”,1884年生于新加坡一个木材商人之家,家境富裕,早年与兄长合营树胶种植业,属当地颇有名气的工商界人物。
戊戌政变失败逃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公开倡言保皇立宪,设立“保皇会”,宣扬“惟我皇上圣明,乃能救中国”,号召华侨“齐心发愤,救我皇上”。青年陈楚楠出于朴素的爱国心理,成了支持保皇活动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