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考

七国考
《七国考》是由明代学者董说编纂的一部历史文献,共计十四卷。该书详细记录了战国时期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韩国、魏国、燕国七个诸侯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俗。内容涵盖职官、食货、都邑、宫室等多个方面,采用类似《会要》的体例进行分类整理。[1]

古籍简介

《七国考》的主要参考资料包括《史记》《战国策》以及多种诸子百家的著作。然而,作者在引用这些资料时并不严谨,有时会将小说寓言或道家书籍中的内容作为重要参考。此外,《七国考》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左传》等书籍的材料,约占全书三分之一,其中一些并非战国时代的史料,且有些史料本身就存在错误。因此,在使用此书时需要注意对相关史料的核实。[2]

四库提要

《七国考》由明朝董说撰写,收录了秦、齐、楚、赵、韩、魏、燕七国的制度。分为《职官》、《食货》《都邑》《宫室》《国名》《群礼》《音乐》《器服》《杂记》《丧制、《兵制》《刑法》《灾异》《琐徵》等十四门。每门均通过引用其他书籍加以证明,类似于《会要》的编写方法。主要以《战国策》和《史记》为基础,同时补充了诸子百家的历史记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