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十世

君士坦丁十世
君士坦丁十世(希腊语: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Ι΄ Δούκας,约1006年-约1067年),拜占庭帝国杜卡斯王朝的第一位皇帝(1059年-1067年在位),也是前任皇帝伊萨克一世的重要廷臣之一。作为帝国内官僚贵族阶层的重要一员,他的政策在于完全否定伊萨克一世的改革,并在大幅度消耗帝国国力的代价上继续维持甚至扩大贵族和宗教阶层的利益。一个合格的神学辩论家,一个勉强的宫廷阴谋家,同时却也是一个极度失败的帝国皇帝。

早年生活

君士坦丁十世祖籍帕弗拉格尼亚山区,其父安德罗尼卡·杜卡斯是一位军事贵族。君士坦丁长于辩论,热衷于与他人争辩哲学或神学问题。他的口才为他赢得了名望,而他与君士坦丁堡牧首米哈伊尔一世之女欧多西亚的婚姻也让他在君士坦丁堡的诸贵族中站稳了脚跟。

阴谋登位

1057年,在米海尔六世伊萨克一世·科穆宁废黜后,支持伊萨克一世夺位的君士坦丁成为受益者,但伊萨克激进的改革惹怒了贵族官僚集团和教会,君士坦丁立即转而站在了另一边。1059年,伊萨克一世出征凯旋之时险些被雷电击中,被严重惊吓的伊萨克一世一病不起,认为这一切是上帝对他的惩罚,于是决定退位。而在官僚,历史学家米哈伊尔·普塞尔乌斯的劝说下将皇位传给了君士坦丁·杜卡斯,而不是他的弟弟约翰·科穆宁。同年,君士坦丁·杜卡斯即位,称君士坦丁十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