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寺

静默寺
静默寺位于北长街81号,有着悠久的历史,有载其为为明崇祯元年(1628年)募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在原址重建为寺。

简介

静默寺在北长街81号,昭显庙南静默寺明时为关帝庙,有载其为为明崇祯元年(1628年)募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在原址重建为寺。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敕令雕印《大藏经》,又称《龙藏》或《清藏》。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年),称为《乾隆版大藏经》。主持者为庄亲王允禄、和亲王弘昼。参加者即有静默寺住“贤首宗”的持海宽,还有贤良寺住持“临济宗”的超盛、万寿寺住持“临济宗”的超广、大慈观音寺住持“贤首宗兼慈恩宗”的自[kǎi]。静默寺住持“贤首宗”的持海宽参加雕印《大藏经》,可见,静默寺当时也是有相当规格等级的。民国后仍为寺,据《1928年北平特别市寺庙登记》载:“本庙面积约四亩,房屋七十八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本寺和尚管理,以便信仰烧香。庙内法物有泥像两尊,木像七尊,铜钟两口,皮鼓两面,木五供四堂,木鱼一个,铁[qìng]一个,藏经残部七百余套,另有石碑两座,梧桐树两株。”今该寺山门为北长街居民委员会,后皆成为民居。
静默寺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