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润第

清代湖北施南府同知
徐润第(1760-1827),字德夫,号广轩,五台县东冶镇人。历任内阁中书中书舍人、内阁典籍、储运仓监督、湖北施南府同知等职务。[1]
徐润第自幼聪慧,12岁能文,县试成绩优异。1795年,徐润第中进士,授内阁中书,后因母病归乡,又在介休设馆教学。入京后,徐润第任中书舍人、内阁典籍,被保送军机章京,但未就职。1808年,徐润第任储运仓监督,后调海运仓,因病归乡。1810年,徐润第回京补任中书,1811年,任湖北施南府同知,途中遇风暴被救。到任后,徐润第清理差役,审结积案,与郡守商议治理施南。1816年,徐润第应邀到河南讲学,1820年,徐润第归乡设教。1827年,徐润第感染时疫去世,终年67岁。其子徐继畲整理其杂著《敦艮斋遗书》十七卷及制义二百余条。[1]

人物生平

徐润第出生于1760年,字德夫,号广轩,是五台县东冶镇人。他自幼聪慧过人,12岁就能写文章,在县试中成绩优异。后来游历榆次忻州、代州、保德等地,学业大有进步。[1]
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35岁的徐润第在恩科考试中成为进士,被授予内阁中书一职。因为母亲多病,徐润第请假回到家乡,又到介休开设学馆教学。经过两年,才入京任职。补任中书舍人后,转任内阁典籍,被保送为军机章京,但因家境贫寒买不起车马,又不喜欢应酬,坚决推辞没有就任。他经常在内务大臣佶山家的花园里研究《周易》,钻研先儒理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