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纳本德拉·纳特·罗易

印度政治家
马纳本德拉·纳特·罗易(Manabendra Nath Roy,1887年2月22日~1954年1月25日),原名为纳伦德拉纳特·巴塔查里亚(Narendranath Bhattacharya)[1]印度革命家、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及活动家[2],曾担任印度共产党领导人[1]
1916年,罗易前往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在该地改名为马纳本德拉·纳特·罗易[1]。1927年2月,罗易前往中国,担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团团长,负责指导中国革命;同年5月,罗易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传达共产国际第七次扩大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问题的报告,发表《中国革命问题和无产阶级的作用》《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中国革命的前途和性质》等讲话[2]。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后,罗易放弃共产主义[1]

人物生平

罗易,原名Manabendra Nath Bhattacharya,十八岁即参加印度地下独立运动。1915年尝试发动武装政变推翻英国统治未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前往欧洲大陆的德国中国上海寻求德国提供武器支持印度革命,但未能获得成功。之后分别前往印尼日本韩国墨西哥菲律宾美国,并在美国改名为 Manabendra Nath Roy。罗易为政治理论家及活动家,1917年往墨西哥,与当地知识份子及政治领袖关系密切。罗易曾为墨西哥社会党总书记。十月革命后转向共产主义,与当时在墨西哥的鲍罗廷熟悉,并一起创建墨西哥共产党。罗易为共产国际驻墨代表。1920年受列宁之邀前往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二次大会,于会上发表关于民族及殖民问题的理论,为列宁在这方面理论的补充。同时开始参予共产国际事务,同年于苏俄塔什干成立印度侨民共产党。1922年为共产国际远东局负责人之一,之后曾为共产国际主席团成员。
罗易[印度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