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珣瑜

郑珣瑜
郑珣瑜(738年—805年),字元伯,河南荥泽(今郑州市)人。唐代宰相。少孤,值天宝乱,退耕陆浑山养母。代宗大历中以讽谏主文科高第,授大理评事,累迁吏部侍郎,为河南尹,清静惠下,颇有政绩。进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顺宗立,以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忧愤而卧家七日不出。罢为吏部尚书,数月病卒,谥号文献。

人物生平

郑珣瑜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出身荥阳郑氏北祖房。由于父亲早亡,郑珣瑜幼年的家庭生活非常艰难。
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他在家一边耕田,一边发奋读书,还要孝敬奉养母亲。功夫不负有心人,郑珣瑜学有所成,步入了仕途。为官之后,他刚直不阿,清正廉洁,而且直言善谏,是有名的清廉大臣。
唐代宗大历年间,代宗命他主持文科高第科举考试,并授予他大理评事一职。他曾经在京城任吏部侍郎,后来到故乡河南任职,做了河南尹。他为人正直,不论在哪里为官,都懂得体恤民情,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敬仰,后又升迁为门下侍郎,并很快做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