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抖音百科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华中师范大学传统优势学院之一。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工87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4人。章开沅教授是海内外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马敏教授曾担任我校党委书记、校长,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学院现有两系(历史系、文化学系)、四所(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所、楚学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历史学专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单位,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史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中国历史文献学为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1] 简介
学院现设有历史系、文化学系、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历史文献研究所、楚学研究所 。师资力量雄 厚,现有专职教师68人,其中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26人),副教授24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 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北名师1 人,桂苑名师2人。章开沅教授是海内外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马敏教授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中国史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国际经济史学会(IEHA)中国执行委员、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朱英教授是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近年来,学院先后聘请了31名校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中国史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中国史排名位居A类、并列第5名。2019年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中小学(含中职)历史教材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代史是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史、世界史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均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历史学专业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历史学专业列入“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历史教育列入国家级卓 越教师培养计划。学院建设有一支国家级教学团队、一支省级教学团队以及5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条件支撑与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