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鬣羚

牛科鬣羚属的一种哺乳动物
喜马拉雅鬣羚,又称苏门羚或明鬃羊,是偶蹄目牛科鬣羚属的一种哺乳动物。其体型较大,体长可达1.7米,体重在60至90千克之间,外形似羊但略大于斑羚。喜马拉雅鬣羚的显著特征包括其颈部生长的长鬃毛,以及短而尖的角,这些角自额骨后部长出,平行而稍呈弧形往后伸展,表面具有环状的棱及不规则的纵行沟纹。[3]
它们主要栖息在海拔1000至4400米的高山森林地带,如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这些区域植被茂密且地势险峻。喜马拉雅鬣羚的性情较为孤独,雄兽通常单独活动,而雌兽和幼仔则结成小群生活。它们的食物主要包括青草、树木嫩枝、叶、芽、落果以及菌类和松萝等。[4]
由于栖息地破坏和猎捕等因素,喜马拉雅鬣羚的数量逐渐减少,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物种,并受到多项国际和国内保护法规的保护。[5]

形态特征

喜马拉雅鬣羚体长可达1.7米,体重在60至90千克之间,与驴相仿。肩高相对较高,适应高山环境。头部狭长,吻鼻部黑色,吻端裸露。两只耳朵特别狭长,似驴,可达19~21厘米,端部较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