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渡村

安徽黄山市歙县下辖村
潭渡村地处安徽省黄山南,距古徽州城西七里之遥的丰乐河畔。现有人口1049人,9个村民小组,347户,耕地面积1200余亩,其中水田1000余亩,全村以种植水稻和甘蔗为主要经济来源。农业生产用水以鲍南[]灌区和当家塘蓄水为主。
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潭渡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历史渊源

潭渡建村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期,湖北江厦(现云梦县黄乡,属皇帝后代)黄氏第九代孙黄积就任新安太守。东晋三年(公元三百二十年),积死于新安任上,墓葬于篁墩。其子黄寻守墓,定居于篁墩,寻第二十一世孙黄璋正式迁入黄潭源,璋第四世孙黄芮之父死后安葬于潭渡庐墓所。芮守墓三年,因来回要过丰乐河,坐渡船十分不便,加之潭渡地势平坦,开阔,前有丰乐河,后有大片荒山,中间有大片荒地无人开垦,可以改成大片良田。因而芮决定将其子孙由黄潭源全部迁入潭渡村。
随着黄氏的繁荣昌盛,文人墨客和官僚巨贾的增多,在宋元时期,就开始大规模村容村貌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