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策铁路

临哈铁路的东段
临策铁路,是临哈铁路的东段[1]。线路东起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穿越河套平原,跨过戈壁、横穿乌兰布和与巴丹吉林两大沙漠,西至额济纳旗的策克口岸,途经内蒙古两个盟市的七个旗县[2]。全长768公里,总投资42.7亿元[3]
2005年6月29日,国务院批准策克口岸为中蒙双边常年开放的陆路边境口岸,同年临策铁路公司成立。2006年,临策铁路开工建设,最初立项为煤炭专用线,设计每天最大运量为8对列车[1]。临策铁路于2010年5月9日正式开通[4]。以煤炭等矿产资源运输为主,客运为辅,由策克口岸站组织煤炭直达列车发往包头乌海嘉峪关方向[2]
临策铁路沿线80%的地方是极度干旱区和沙漠的边缘地带,90%的地段远离公路,受沙害影响的区段有456公里,占线路总长度的65%;沙害地段有303公里,占线路总长的44%,其中严重沙害地段有257公里。截止2017年,临策铁路是全球遭受沙害最严重的铁路之一。临策铁路建成后,与京包、包兰、集通铁路等共同形成贯通东北西北边疆的铁路运输通道[1]

临策铁路全长768公里

临策铁路东起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穿越河套平原,跨过戈壁大漠,西至额济纳旗策克口岸,(近百里外是蒙古国那林苏海特煤田),全长768公里,途经内蒙古两个盟市的七个旗县,工程总投资42.7亿元,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临河至新疆哈密铁路的东段。近两年来,在临策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的坚强组织和指挥下,中铁六局、中国中铁工程公司、中铁十一局等14支参建队伍的上千名工程技术人员和数万名筑路工人,在河套平原、在大漠深处,顶酷暑、战风沙,全线共动用土石方4980万立方米,建造了183座桥,1214座涵洞,使这条现代化铁路路基犹如一条巨龙在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崇山峻岭间跃然飞架,展现在世人面前,最终临策铁路于2010年5月9日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