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抖音百科
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又被称为霍州窑、陈村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城西南6公里的陈村,于1975年被发现,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2][4] 陈村窑生产的器具以“细腻柔软、釉面泽润,器形小巧玲珑,造型精巧美观,质地薄如蝉翼,脆如秀玉”出名,深受历代皇家欣赏,多为宫廷收藏之物。[7]2022年至2023年,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对陈村瓷窑址开展首次考古发掘。共发掘地点8处,发掘面积600平方米。揭露出金元明时期窑炉9座、作坊9座、灰坑40个、沟2条、井1个等多处窑业遗迹,出土了大量瓷片和窑具。[8]这次发掘对研究陈村窑烧制历史、工艺技术、生产规模、经济形态等问题提供了系统性基础资料,为地方政府对窑址保护的规划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a][9]霍州窑系统的考古工作,明确了窑址的保存状况、分布范围和窑业遗存分布规律。厘清了霍州窑金、元、明和清时期的产品面貌和技术特点,填补了北方地区精细白瓷发展史的缺环,彰显出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10] 2024年2月20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成功入围终评。[1]2024年3月9日至10日,“第四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在太原举行,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项目成功入选“2023 年度山西重要考古新发现”。[11]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揭晓,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入选。[12] 名称由来
霍州窑,也称陈村窑,是山西省众多古瓷窑中唯一有文字记载的窑口。窑址位于霍州市白龙镇陈村汾河西岸台地边缘。陈村曾是西周武王弟弟霍叔处霍国封地,后世子孙以祖先封地霍为姓,故而此地为霍姓源头。又因盛 产陶瓷原料粘土,自古以来就是烧制陶瓷的窑场。[5]明初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说:“霍器出山西平阳府霍州,该窑产品器型有仿定窑折腰盘、洗、盏托、高足杯、盖罐之类。”又据《霍州志》记载,陈村窑生产的器具“细腻柔软,釉面泽润,器形小巧玲珑,造型精巧美观,质地薄如蝉翼,脆如秀玉。”到了元代,霍州窑已达到北方陶瓷首屈一指的地步,时人赞誉“霍州瓷窑 ,登峰造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