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篦

用于怔吓鸡犬等的工具
竹篦是一种竹棍,一头完好,另一头则划破成数十瓣,磕地有声,农村常见,常用来怔吓鸡犬的,古代可用作制敌兵器。

来源

如:《水浒传》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有如下情节:鲁智深看看来到山门下,两个门子远远地望见,擒着竹篦来到山门下,拦住鲁智深便喝道:“你是佛家弟子,如何[chuáng]得烂醉了上山来!你须不瞎,也见库局里贴的晓示:‘但凡和尚破戒吃酒,决打四十竹篦,赶出寺去。如门子纵容醉的僧人入寺,也吃十下。’你快下山去,饶你几下竹篦。”鲁智深一者初做和尚,二来旧性未改,睁起双眼骂道:“直娘贼!你两个要打洒家,俺便和你厮打。”门子见势头不好,一个飞也似入来报监寺,一个虚拖竹篦拦他。智深用手隔过,义开五指,去那门子脸上只一掌,打得浪浪跄跄。却待挣侧,智深再复一拳,打倒在山门下,只是叫苦。智深道:“洒家饶你这厮。”浪浪跄跄[diān]入寺里来。
[]是一个囚犯在狱中无意发现的—— 这人便是陈千七。
陈千七是春秋时代吴国人,被关在延陵邑监牢里。古时的监牢阴暗、潮湿、肮脏并且常年不见阳光,更不用说洗澡了。时间长了,囚犯的身上特别是头上长满了大白虱子。陈千七被咬得睡不着觉,捉也捉不净、梳也梳不出,直到早晨才睡着,早晨看守打裂了竹片才把他惊醒。陈千七看到地上的竹篾心头一动,就一根根拾起,按照木梳的样子整齐地排紧,为了防止散落,又在中间加了一道横档,再从身上的麻衣上抽下麻线把竹篾编牢,然后在石头和铁器上把齿口磨光,用来蓖头发里的虱子。竹[]的齿口密,弹性好,不但篦掉了大白虱,而且连头发里的污垢都刮得很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