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绎

韩绎
韩绎(1021-1088)[1],字仲连,原籍真定灵寿(今河北省[2],后移居开封雍丘(今河南省杞县),是宋代书法家韩亿之子。他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担任秘书丞,同时兼任军府通判并负责管理农业事务,还曾提举府学。他的书法作品受到颜真卿柳公权的影响,风格刚健有力[3]

人物生平

韩绎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21年),逝世于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他最初通过父亲的恩荫成为太庙斋郎,后来晋升为火理评事。在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考取进士,被任命为太子中允、通判陈州。此后,他曾任户部判官、右正言、知制诰等职,并升任龙图阁自学士、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在嘉祐年间,韩绎先后担任庆州、成都府、开封府的地方长官。他还曾任三司使。英宗即位后,他被提升为给事中。治平二年(1065年),他暂时掌管开封府神宗即位后,韩绎被授予枢密副使职位。熙宁三年(1070年),他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不久后因故被贬至邓州,随后又转至许州、大名府。元丰元年(1078年),他再次出任定州地方长官。元丰六年后,他又担任了河南府的地方长官。哲宗即位后,韩绎被改授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为康国公。元祐二年(1087年),他以司空、检校太尉的身份退休。元祐三年(1088年),韩绎去世,享年七十七岁。他被追赠谥号“献肃”。

主要作品

韩绎的作品包括《致留守司徒侍中》尺牍,这是一幅行书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外,他还创作了一首名为《送周知监》的诗,表达了对治理边远地区困难的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