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方程

表征流体热力学参量的关系式
状态方程是表征流体压强、流体密度、温度等三个热力学参量的函数关系式。不同流体模型有不同的状态方程。它可用下述关系表示p=p(ρT)或U=U(ρT)来表示,式中p为压强;ρ为流体密度;T为热力学温度;U为单位质量流体的内能完全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ρRT,式中R为气体常数;;R=287. 14/(s²K)。比热为常数的完全气体的状态方程为U=CvT,式中Cv为定容比热。

简介

物质在平衡状态下p-V-T关系的数学方程。当压力足够低时,各种气体的
关系存在简单的规律。1661年,英国化学和物理学家R.玻意耳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在恒温下,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这一规律,后称玻意耳定律。1802年,法国化学家J.-L.盖-吕萨克发现:在恒压下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后称盖-吕萨克定律。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A.阿伏伽德罗提出:在恒温恒压下,同体积任何气体的摩尔数相同,后称阿伏伽德罗定律。由这三个定律导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式中R为摩尔气体常数,其值为
pTVm分别为压力、绝对温度和摩尔体积。此式亦可根据对理想气体的假设(分子间无作用力,分子本身体积可忽略),由气体分子运动理论导出。
低压下的实际气体接近于理想气体。压力升高时,实际气体的
关系都会偏离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随着化肥工业、石油化工等的发展,高压过程的应用日趋增多,促进了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研究。这种状态方程迄今已提出了几百个,但仅有十多个得到广泛应用。所有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在压力趋于零时,都还原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状态方程的研究可用理论方法和半经验方法,各自得到相应的状态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