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边肖评审,认为边肖较为全面的掌握了本项目的专业技能。边肖受敬家班敬登岐亲传,在继承敬家班粗狂豪放阳刚大气的艺术特质的同时,充分用自己的演唱方法做到“留韵不限声,声扬味绵长”;他继承了陇东道情生角的唱腔艺术,广泛借鉴秦腔、京剧等大剧种的艺术表演手法,在演唱敬家班的保留剧目时,头、胸、腹腔结合,真假声交替,既不失原汁原味又有创新发展,把皮影戏的一些表演技巧融入其中,将道情演唱中说唱艺术及道情悠扬委婉的艺术特色也融入到所塑造的人物中去,在陇东道情皮影戏表演的艺术元素基础上,丰富了陇剧表演艺术中剪影身段和侧身摇晃等典型动作,在演出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戏曲专家的肯定。其师承脉络清晰,艺术传承绵延不断,传承有序。申报人还热衷于本项目的研究和传承,有较高的自觉性,其弟子在陇东道情皮影戏的创新和陇剧艺术的发展方面,均有建树。经过评审组评审,该申报人边肖符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标准,同意推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人物经历
1984年至1987年在庆阳艺术学校学习,主攻须生、小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