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子村-快懂百科
从城阳区政府驻地沿着宽阔笔直的正阳路往西走,走过308国道高架桥下的大转盘,映入眼帘的是一道红花掩映、绿色葱茏的亮丽风景线,正西是正在施工的正阳路跨越胶济铁路高架桥,路南是一排排拔地而起的高层居民住宅楼,路北是车流、人流如潮般进出,各种建筑材料琳琅满目的青岛市城阳建材批发市场,这里就是古文化氛围和现代城市化气息皆浓郁的城阳区城阳街道城子村。2002年,全村实现国民经济总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7%,人均纯收入5869元;村级可支配财力3700万元,同比增长223%;上交税金787万元。成为城阳区经济发展和农村城市化先进村,青岛市文明村庄。 历史沿革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在城阳置琅琊[yá]郡不其县,建不其城。公元30年,汉光武帝在不其县境内置不其侯国。公元596年,隋废不其县并入即墨县。明永乐初年,王氏从青州药沟东迁时,看好交通便利、西邻胶州湾、北有墨水河的不其城,便在不其城内建村定居,初名城子疃[tuǎn],后演化为现名。明、清时期,城子属即墨县城阳社,1928年后属即墨县城阳镇,1961年后属崂山县城阳镇,1996年属城阳区城阳镇,2001年属城阳区城阳街道办事处。 一提起城子村的历史,村里的老人们都能如数家珍般讲述不其城、东城顶、皇姑庵、古汉墓群、石桥庙等的故事,讲述乾隆皇帝、明兵部尚书黄嘉善、祭酒官周如砥、战国大将伍子胥与城子村结下的不解之缘。城子村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城阳古文化群落的代表。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列为省级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城子遗址”,位于村东北100米处的高台地上,这里原为古不其城的东北角,当地人称“东城顶”。该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西、北两面为断崖,内有1米多厚的灰褐色文化层断续暴露在外,含有丰富的文化遗物。 1963年文物考察对采集到的文物有:单孔扁平石斧、长形扁平石铲、半月形双孔石刀、长方形带孔砺石、石锛[bēn]、石凿、石镰、石矛、石网坠、骨针、骨镞、蚌锯等。出土石器均通体磨光,刃部锋利,作工精致。陶器以灰陶、黑陶为主,红陶次之。所出土陶器均系轮制,胎质坚硬,造型优美。经专家考证,确认该遗址属龙山文化类型遗址,距今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皇姑庵位于城子村东南,不其路以北。此处原为一突出地面的高台,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50米、高约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