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主要发生在天气炎热和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是主要危害牛羊的一种急性病

特征

病畜的眼结膜和角膜有明显的炎症,伴有大量的流泪,其后发生角膜混浊或呈乳白色。该病发生范围广泛,虽然不是一种致死性传染病,但由于病畜的局部刺激和视觉扰乱,会对养殖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症状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潜伏期一般为3天~7天,发病初期患眼羞明,流泪,眼睑肿胀,疼痛,其后角膜凸起,角膜周围血管充血,舒张,结膜和瞬膜红肿,或在角膜上发生白色或灰色小点。严重者角膜增厚,并发生溃疡,形成角膜[bān]痕及角膜[]。有时发生眼前房积脓或角膜破裂,晶状体可能脱落。多数病例起初一侧眼患病,后为双眼感染。病程一般为20天~30天。病畜一般无全身症状,很少有发热现象,但眼球化脓时往往伴有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和乳量减少等症状。多数可自然痊愈,但往往招致角膜云翳、角膜白斑和失明。在放牧牛羊时,病畜会因双目失明而行走不便,觅食困难。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