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季良

国民革命军海军名将
陈季良(1883年-1945年),原名陈世英,福建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毕业于江南水师学堂,曾任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国民革命军海军司令,是国民革命军海军名将。[1][2][4]
1905年,陈季良毕业后到英国留学。[1][5]回国后,陈季良先后在“海圻”号巡洋舰、“建安”号驱逐舰、“海容”号巡洋舰任职。[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陈季良随“海容”舰抵达武昌,因同情革命,于10月14日调转炮口支持革命军。1914年10月25日,陈季良调任“江亨”炮舰中校舰长。[2]1919年,在东北,陈季良支持苏联红军对日作战,参与中日庙街事件。事后,他继续在海军任职,历任海容舰长、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和海军部常务次长。[2][3][1]1938年7月,武汉保卫战打响,陈季良率领的第一舰队在武汉附近又与日寇展开激战。1939年1月,陈季良因战绩显著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记功一次。[3] 抗日战争时期,陈季良组织江阴海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4]
1945年4月14日,陈季良在重庆万州病逝,终年62岁。1945年5月25日,国民政府追赠陈季良海军上将军衔。[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