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山

婺源县西部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文公山位于婺源县西部,距县城仅27公里,主峰海拔315米,森林覆盖率达99%,大气环境质量远远优于国家一级标准。山上松、杉、栗、[kǎo]、楠、枫等名贵树种繁多,十万亩天然阔叶林遮天蔽日浩瀚无垠,森林里的树木,所释放出来的“芬多精”,人体吸入后可降低血压,杀灭结核霍乱、赤痢、伤寒白喉等等病原体。文公山是享受“森林浴”的绝佳胜地,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1][2][3]

历史沿革

文公山原名“九老芙蓉山”。一代理学大师朱熹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回乡省亲时亲手在其祖墓周围按八卦布局栽植了24棵杉树。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雨,现存16棵,其中最高的38.7米,最粗者胸围3.43米有“江南古杉王群”之誉。嘉定二年(1209年)宋宁宗谥朱熹为“文公”,后人故将山名改为文公山。文公山也因此闻名遐迩。
文公山风景

景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