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背景
墨作为中国特有的文房四宝之一,在五代时期随着文化交 流的需求而产生。随着时间推移,制墨技艺不断精进,同时文人和官方不仅使用墨,还参与其设计、制作和收藏,使得古墨成为兼具文化和价值的艺术品。墨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人们,甚至有人为之痴迷,正如苏轼笔下的“墨蔽”形象所示。这种对墨的热情促使本书的四位作者跨越不同的背景和经历,因为共同的兴趣走到了一起,最终完成了这部作品。 编辑过程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四位作者每个月都会相聚两三次,围绕墨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见解。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除了实际观察墨的样本,还会查阅历史文献和拓片,深入探讨。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他们彼此尊重,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成功地将《四家藏墨图录》付诸出版。这本书的重新印刷不仅是对四位作者的缅怀,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2][3]。